媽媽已離世快五個月,這五個月來的心境變化是不太能預測的。有時看著影片照片會不停地落淚,有時反而沒什麼情緒。想念或傷心往往突如其來。
媽媽過世後稍稍體悟到所謂創傷症候群的『激發點』。例如在生活或工作上看到XX東西就會想到棺材送入火化爐的畫面(即便當時我們看得到的是假的『火化爐』,是有光效果的)。例如在看影片中的講者分享在醫院的臨死經歷時,就想到了媽媽在醫院的最後那些時間。例如聽到有人對生病請假的人開玩笑說他在
death bed,會感到憤怒。例如看到英國王子的婚禮,就想到他的心情應該是苦甜苦甜,因為想必他也希望那個時刻他媽媽能與他同在。
今天清晨半夢半醒中,想著過去那些會和媽媽分享的事情,現在能跟誰分享,誰會這樣問我:你最近工作如何,振宇最近如何,某某人最近如何。雖然有時起手式讓我感到很煩,大部分的時候媽媽都是聽我分享得很開心,我也樂於和媽媽分享生活中的小心得。這禮拜有幾次很想和媽媽分享工作心得的衝動。想著要是媽媽在世,媽媽一定會聽我說並給我鼓勵支持。後來這個到底能跟誰分享的問題實在無解(大概是睡夢中的我很任性想要得到“媽媽”這個答案),於是我就醒了。醒來才意識到,原來我是在想媽媽,想著想著就哭了,眼淚就默默地流在枕頭套上(但同時還是很想睡...😪)。
雖然我總是『叨念』和偶爾『埋怨』媽媽不夠愛自己,也不夠珍惜愛她的人。但最近藉由姊姊的影片分享以及和老公的討論中理出了一些頭緒。媽媽留給我最大的資產是:當你真心待人時,別人會感受得到並記得的。
今天,週六一早,陽光灑在一片藍天綠地中。要是我和媽媽在家,媽媽此時一定會對著我們說:活力充沛(這是媽媽給我的另一個大資產)。然後問我要不要跟她一起去市場買菜逛逛。一直到研究所回台灣時,和媽媽去市場逛逛是每次都會有的行程 --- 是從小到大特別的母女時光。
去年十月底,回台前和媽媽通話,媽媽問我行程安排如何,我當時留了幾天要待在家裡,因為想配合媽媽的行程。當時媽媽說:可以一起去逛街買衣服啊。雖然我當時完全不需要也不想要買衣服,但還是跟媽媽說:好啊~我們安排一起去逛街,看看有沒有適合的衣服。然後我就開始幻想著第一次和退休後的媽媽一對一相處的情形。可惜,這樣的約定沒有實現。
前幾天和友人討論到生命,他分享(但他自己沒有至親離世的『經驗』)説,他相信人會離世的一大主因是他這一生的任務已完成。聽到這樣的觀點,多少讓思念之情有個出口。就相信媽媽任務已完成,我們不用擔心她,她過得很好,我們也不要讓她擔心。
2018年6月3日 星期日
2018年3月24日 星期六
From 5 K to my first Half Marathon: Shamrock Run Portland 2018 (Part 2)
In Part 2 of the series: I will (ii) share my training approach and (iii) racing strategy, and will end with a short summary.
下集就繼續分享 (ii) 我的訓練方法,(iii) 我的比賽方法。最後有個小總結。
下集就繼續分享 (ii) 我的訓練方法,(iii) 我的比賽方法。最後有個小總結。
From 5 K to my first Half Marathon: Shamrock Run Portland 2018 (Part 1)
For all good purposes, they all start with a WHY:
(1) Why I decided to write about my race thoughts? 為什麼我要寫比賽心得呢?
During my training, as a novice, I was curious about other runners' experiences in their "out of comfort zone" training process. It was great to find quite a lot of inspiring stories from instagram posts and running podcasts, but stories specific to preparing for one's first half marathon is not that easy to find. So, I'm hoping that I can contribute to that pool of people who are/will be in the same place where I was.
在準備半馬的過程中,很想知道有類似經驗的人是如何準備、所遇到的困難有哪些。Instagram上有不少勵志的故事,例如,如何不放棄路跑,幾年後成績是如何進步等。關於準備初半馬路跑的文章,我找到的大多是『裸跑初半馬』之類的心得。這完全不符合我的需求和個性啊。裸跑心態+仰賴幸運之神眷顧,實在和我的原則(以及人生本質= =)大相逕提啊!希望寫出自己的準備過程能與有志一同的人分享囉!
(2) Why did I choose a half marathon? 為什麼我要選擇半程馬拉松(21 km)來比賽?
Long story short, I have been very keen on improving my running performance ever since I started running for 5 K races in February 2017. However, I had little idea about what would be the best distance to achieve this goal. It turns out that, there is NO correct answer. So I decided to train along with my lovely husband for a half marathon in preparation for his first marathon.
我的終極目標是提升跑步的能力,讓5 K or 10 K 的速度提升。自己有查到說,不要一直都跑同一種距離,讓訓練有所變化更能促進身體的發展。於是我就加入(被推坑)老公為全馬(42 km)準備的半馬訓練了!
(1) Why I decided to write about my race thoughts? 為什麼我要寫比賽心得呢?
During my training, as a novice, I was curious about other runners' experiences in their "out of comfort zone" training process. It was great to find quite a lot of inspiring stories from instagram posts and running podcasts, but stories specific to preparing for one's first half marathon is not that easy to find. So, I'm hoping that I can contribute to that pool of people who are/will be in the same place where I was.
在準備半馬的過程中,很想知道有類似經驗的人是如何準備、所遇到的困難有哪些。Instagram上有不少勵志的故事,例如,如何不放棄路跑,幾年後成績是如何進步等。關於準備初半馬路跑的文章,我找到的大多是『裸跑初半馬』之類的心得。這完全不符合我的需求和個性啊。裸跑心態+仰賴幸運之神眷顧,實在和我的原則(以及人生本質= =)大相逕提啊!希望寫出自己的準備過程能與有志一同的人分享囉!
(2) Why did I choose a half marathon? 為什麼我要選擇半程馬拉松(21 km)來比賽?
Long story short, I have been very keen on improving my running performance ever since I started running for 5 K races in February 2017. However, I had little idea about what would be the best distance to achieve this goal. It turns out that, there is NO correct answer. So I decided to train along with my lovely husband for a half marathon in preparation for his first marathon.
我的終極目標是提升跑步的能力,讓5 K or 10 K 的速度提升。自己有查到說,不要一直都跑同一種距離,讓訓練有所變化更能促進身體的發展。於是我就加入
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
『有媽媽在事情會容易些』 – 面對失去和思念
回美的飛機是晚上11:50,爸爸下午6:10匆忙地從二樓下來到廚房,短短二十分鐘內煮了一鍋蔬菜湯,也把其他食物備齊在桌上準備開飯,準備用完晚餐後出發去機場。開飯前爸爸說: 『有媽媽在事情會容易些』。這話勾起我的高中回憶。我高中的那三年,媽媽總是以超人的速度幫我(們)準備豐盛的早餐,讓我在起床二十分鐘內就能吃完早餐,給媽媽載出門去火車站搭車。
沒有了媽媽,我們都被迫變得更獨立。
沒有了媽媽,我們都被迫變得更獨立。
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Days before her passing (離世前幾天紀錄)(下)
承上集...
(3) 『我快沒有癌細胞了』
飛了+轉機總共24小時後終於回到台灣。從MSP飛到SFO的廉價航空上一路無法入眠,眼淚不停的流,椅子或許是廉航的關係,無敵難坐。Wifi價格根本天價(24 h 在他們的飛機內可使用,要$47 USD),好險因T-mobile的關係,我有一小時免費wifi。我當時的策略是一路盡量保持網路暢通,保持和家人的聯絡。
好險這次有白金卡貴賓休息室可使用,飛行間都能有舒適的空間去處理情緒以及不餓到肚子。很感謝媽媽的一位高中同學,在當天下午,飛機起飛前,和我講了一小時多的電話,安定我心。
(3) 『我快沒有癌細胞了』
飛了+轉機總共24小時後終於回到台灣。從MSP飛到SFO的廉價航空上一路無法入眠,眼淚不停的流,椅子或許是廉航的關係,無敵難坐。Wifi價格根本天價(24 h 在他們的飛機內可使用,要$47 USD),好險因T-mobile的關係,我有一小時免費wifi。我當時的策略是一路盡量保持網路暢通,保持和家人的聯絡。
好險這次有白金卡貴賓休息室可使用,飛行間都能有舒適的空間去處理情緒以及不餓到肚子。很感謝媽媽的一位高中同學,在當天下午,飛機起飛前,和我講了一小時多的電話,安定我心。
Days before her passing (離世前幾天紀錄)(上)
從媽媽生病,特別是病況漸漸不樂觀時,我一直很想知道,也一直問一直問:為什麼是我媽?為什麼媽媽會得上淋巴癌轉血癌?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每個人對於媽媽得病多有自己的解讀。而一般人對媽媽的印象就是養身,樂觀,開朗。依我的角度來看,我是覺得若她能更愛自己一點,面子薄一點,多多照顧心理健康一點,或許就不會生這種病了。(邏輯是:免疫系統低落者是淋巴癌的高危險群。心理衝突太大,情緒隱藏太多,會造成身體負擔。媽媽在病房時也有類似領悟和闡述。)
現在看來,雖然生活中少了媽媽可以關心+被關心,媽媽跟著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媽媽是虔誠佛教徒)後不用被凡夫俗子的雜念煩擾著,身體也沒有任何不適與病痛,其實蠻好的。或許這就是老天爺的安排吧。把媽咪招回去練功修行之類的。
前言:
十一月中回美不久後,因工作的關係,想要親力親為把研究收尾,於是乎訂了個2018/01/11的機票回台灣(2018/01/13 清晨到),預計待在台灣六週。我當時很清楚地告知媽媽我的規劃。我記得她說:做事這樣有規劃才對嘛。妳要回來陪我我知道。
但是,大約從2017年聖誕節過後,媽媽狀況一直不佳,媽媽對第二期化療藥的反應不甚佳,疲憊,三不五時發燒等等。
每個人對於媽媽得病多有自己的解讀。而一般人對媽媽的印象就是養身,樂觀,開朗。依我的角度來看,我是覺得若她能更愛自己一點,面子薄一點,多多照顧心理健康一點,或許就不會生這種病了。(邏輯是:免疫系統低落者是淋巴癌的高危險群。心理衝突太大,情緒隱藏太多,會造成身體負擔。媽媽在病房時也有類似領悟和闡述。)
現在看來,雖然生活中少了媽媽可以關心+被關心,媽媽跟著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媽媽是虔誠佛教徒)後不用被凡夫俗子的雜念煩擾著,身體也沒有任何不適與病痛,其實蠻好的。或許這就是老天爺的安排吧。把媽咪招回去練功修行之類的。
前言:
十一月中回美不久後,因工作的關係,想要親力親為把研究收尾,於是乎訂了個2018/01/11的機票回台灣(2018/01/13 清晨到),預計待在台灣六週。我當時很清楚地告知媽媽我的規劃。我記得她說:做事這樣有規劃才對嘛。妳要回來陪我我知道。
但是,大約從2017年聖誕節過後,媽媽狀況一直不佳,媽媽對第二期化療藥的反應不甚佳,疲憊,三不五時發燒等等。
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She was diagnosed with Lymphoma/Leukemia (媽媽確診淋巴癌血癌 — 癌症照護)
從得知媽媽得病後,一直很想找時間靜靜地寫些照護紀錄。但病程實在演變很快,一直沒有所謂的『穩定期』,也就沒有心情紀錄。
現在『大勢已定』,就趁現在盡力把經驗記錄下來,和有緣人分享。
媽媽罹患的是極度惡性的Adult T Cell Lymphoma Leukemia。這篇會專注在分享照護我媽的注意事項。
現在『大勢已定』,就趁現在盡力把經驗記錄下來,和有緣人分享。
媽媽罹患的是極度惡性的Adult T Cell Lymphoma Leukemia。這篇會專注在分享照護我媽的注意事項。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