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分上中下三集來寫。上集將主要講述關於讀博士班的期待,和專業上的學習領悟。中集的部分講整體身心靈的學習成長。下集則講求職的摸索和經驗。
不管是哪個國籍的人,哪個大學畢業的人,讀工程博士一路辛苦坎坷的人,實屬常態。一路順遂,一路向過往考試拿第一這樣輕鬆的人,一路沒有困頓,疑惑,否定等等過程的人,真的少之又少。至於,怎樣的經歷才是優秀,我覺得,只要能勇敢承擔自己的決定以及發生在自己身上卻無法決定的事,並有著很大的勇氣持續創造自己的人,都是優秀的。
老實說,我是屬於前著:並非一帆風順者。博士專業過程中有不少大困難需要克服,從題目做不出來,然後研究項目終止,接著連換了第二個題目後才底定博士論文主題。底定後,又是一路的不停追趕進度(因為很想“準時”畢業),一路上都一直處在恰恰好的狀態(at the verge of my comfort zone),就這樣一路趕到畢業。在和老闆的相處互動上,或許因為我在研究上的態度一直到後期才稍微調整到我覺得恰當的步調,也或許和我過去的教育教養有關,其實也是障礙重重,有所顧忌。雖然一路坎坷,但還是有在坎坷中看到綻放的花朵:後來在第一個題目被終止前做出一個突破性的結果並發表論文;一在我畢業論文的研究主題方面,現在也已經發了兩篇第一作者和一篇第二作者(第三篇一作正在審理中);自己設定目標要八月就畢業(即便還沒找到接下來的工作),也成功達到了。至於,這一路的風雨眼淚,其實只有自己最懂。研究的卡關,和老闆的關係,多重deadlines在眼前但時間體力有限,覺得自己怎麼這麼辛苦卻成果少少,別人每週末都放假卻一路順風。後來才明白,也常要提醒自己,和別人的人生比較真的沒有意義~拿別人的幸運和自己的不幸比,是很不明智的,因為你其實在放大自己的缺點和放大別人的優點(設情境讓自己感到格外淒涼的意思)。
一年級上學期我修了四門化工系的主修,大部分課程都很有趣,教授也都很有經驗很資深。但有一點大大衝擊了當時的我,並且觸發了我內心無法苟同的因子。一開學,有些教授就陸續對學生做心理建設:你們以前在學校都是前幾名的,到這邊終究還是會分出名次和成績的,很自然的事情,況且現在分數已不是這麼重要,只要努力就好;但同時我也吸收到有些教授時不時傳出重視成績,成績掛帥的訊息。對於人生以成績掛帥或做評論這件事我從國中時期就一直都很排斥,沒想到都已經讀完大學了,還在強調,讓當時的我好生氣。那時候我不知道學校有提供諮商師或心理師的資源,我很下意識的用了我自己的方法面對,後來我就漸漸養成了不太重視成績這種無為的態度(即便我完全不需要為我的成績擔心)。現在的我會對當時的我說,那是別人的價值觀,和我沒有關係。別人的想法是在我和他的界線外面,我可以選擇不吸收。
研究上面,一直到後期,和不同人交流過想法後才漸漸認知到什麼是“恰當的”研究態度。所謂恰當的定義,對我而言是做研究時,面對未知,面對上級壓力,不會有過多的心理負擔。一開始我對研究的想法和態度是:我設立目標,我立定方法計畫,我執行並達到。但事實上,做科學研究和過去的學習模式大大不同。過往我習慣追求標準答案,要得到肯定的結果才感到舒適;我以為我在追求一個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然而事實上是,很多時候連我的指導教授也不知道什麼是標準答案,他所知道的只是研究方法是否正確,思考邏輯是否嚴謹。後來我學著把做研究看成一個學習過程,不把焦點放在我到底做了幾組數據,完成了幾項任務,反而把重點放在:我如何定義我的問題,我提出的假設能夠證明什麼,我想的實驗可以證明我的假設嗎之類的。這樣的思考過程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只有不斷地精進和修正想法和方法。簡單來說,做博士研究,想要有長久經得起考驗的成果,不應把目標放在要發幾篇論文,而是著重在研究方法的培養,表達能力的訓練。
有了研究上的大衝擊後,我對人生的想法也大改觀。以往我很執著在事情要有計劃,並要照計劃執行,於是我很擅長做計畫,並能持之以恆的執行計畫。然而,一旦事情不如預期我就覺得我是失敗者(整個很跳tone的邏輯,但我真心這麼覺得)。但是,人生真的不是是非題,也不是選擇題,他沒有正確的答案,沒有一條公式可以保證幸福快樂,保證賺大錢,更不可能適用於每個人。所以,與其執著在分析哪條路是“正確的” “安全的” “保險的”,不如勇於做選擇和勇於承擔。人生的道路上會有很多我們沒有選擇的道路,但完全不代表當時若選了某條路現在一定會比較好或比較差。我覺得,每一個當下的人生是我們過去一點一滴的累積,所以,想要變成怎樣的自己,就得把握每一個當下。
架反應系統時得到的黑青 |
小腿上也有黑青 |
架反應系統時被金屬割傷 |
下一篇再細講身心靈的成長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